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一种合并症。由于妊娠期间血容量增加,且血浆的增加多于红细胞的增加,致使血液稀释,所以孕妇贫血的诊断标准应相对降低,即红细胞计数<3.5×1012/L或血红蛋白<100g/L,或红细胞压积<0.30。国内1998年统计资料表明,妊娠合并贫血的发生率为42.1%,以缺铁性贫血为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较少见,再生障碍性贫血则更少见。妊娠4个月以后,铁的需要量逐渐增加,尤其是在妊娠后半期,如孕妇铁的摄取不足或吸收不良则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孕妇严重贫血,可引起胎儿发育迟缓、早产、死胎,孕产妇死亡率增高等。此外,孕妇严重贫血可发生心肌缺氧,导致贫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贫血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更易引起重症感染等并发症。

  轻度贫血多无明显症状重者可表现为面黄、水肿、头晕、心慌、气短及食欲不振等甚至可发生贫血性心脏病及心衰。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多出现在妊娠后期或产褥期。除上述症状外尚可有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症状。

  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均低于正常值。缺铁性贫血的红细胞容积多低于30%血色系数、平均血红蛋白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也均明显降低红细胞小而扁、形态不正常、大小不均匀骨髓涂片可见幼稚红细胞增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血色系数及平均血红蛋白量均较高红细胞直径增大呈椭圆形骨髓涂片可见巨幼红细胞增生。

  轻度贫血对妊娠可无明显影响。严重者可引起早产或死产分娩时易出现宫缩乏力产后易发生乏力性子宫出血有时较少量的出血即可引起休克或死亡产后易感染。新生儿的血红蛋白多属正常但因铁的储备不足日后易发生贫血。

  缺铁性贫血主要依据实验室检查的标准。如Hb<100g/L,血细胞比容<30%提示贫血存在,典型缺铁性贫血的外周血为:

  1.外周血是小细胞低血色素贫血 Hb

  降低较红细胞减少更明显。红细胞平均容积(MCV)<80/fl,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8pg,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30%,网织红细胞正常或减少。

  2.铁蛋白<14U8/L

  3.血清铁<10.7μmol/L(60μg/dl),铁结合力增高,运铁蛋白饱和度降低,当血红蛋白降低不明显时,血清铁降低为缺铁性贫血的早期重要表现。

  4.骨髓象

  可染色铁质消失,骨髓象显示红细胞系统增生,细胞分类见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相对减少,说明骨髓储备铁下降,含铁血黄素及铁颗粒减少或消失。对缺铁性贫血的孕妇给予铁剂治疗,血液学反映是网织红细胞数增加,Hb增加的速率变异很大,但通常低于非孕妇女,主要与红细胞的比容和血容量的差异有关。

  1、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以口服给药为主。硫酸亚铁0.3g,每日3次,同时口服维生素C

  0.3g促进铁的吸收。多糖铁复合物的不良反应较少,每次150mg,每日1~2次。巨幼细胞贫血应加强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瓜豆类、肉类、动物肝及肾等食物。补充叶酸,每日口服叶酸15mg、或每日肌注叶酸10~30mg,直至症状消失、贫血纠正。维生素B1100~200μg肌注,每日1次,2周后改为每周2次,直至血红蛋白值恢复正常。

  2、再生障碍性贫血应由产科医师及血液科医生共同管理,主要以支持疗法为主。再障患者在病情未缓解之前应避孕,若已妊娠,在妊娠早期应做好输血准备的同时行人工流产。妊娠中、晚期孕妇,因终止妊娠有较大危险,应加强支持治疗,在严密监护下妊娠直至足月分娩。支持疗法主要为注意休息,增强营养,间断吸氧,少量、间断、多次输新鲜血,提高全血细胞。出现明显出血倾向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3、血红蛋白<60g/L、接近预产期或短期内需行剖宫产手术者,应少量、多次输红细胞悬液或全血。

  4、分娩过程中避免产伤,预防产后出血。出血多时应及时输血。产时及产后应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一)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减少孕妇对病情的恐惧。

  (二)根据病人贫血的程度,轻症者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应给与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上给与孕妇一定的照顾。

  (三)饮食方面应注意使用的营养,应给与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剂含量多的食物,并注意食物的多样性,以免引起孕妇的厌食。

  (四)注意口腔护理,防止贫血病人发生口腔溃疡。注意饭前饭后的漱口,指导孕妇刷牙时用力勿过度。

  (五)注意孕妇皮肤的清洁,防止发生皮肤感染,定期洗澡,更换被服,护理人员应协助孕妇做好晨晚间护理。

  (六)严密观察胎心及胎动,遵医嘱给与氧气吸入30分钟,每日两次,或根据病情需要根与氧气吸入Prn,并给与左侧卧位,定期进行胎心监护。

  (七)分娩后易发生产后出血,应该压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八)预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

  (九)贫血严重者应暂停母乳喂养或根据病情需要给与混合喂养。


参考资料